《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

导言

来自中山大学的李尔清、华东师范大学的唐褀林以及复旦大学的朱凌玄在第二届“卿云杯”全国通识课程论文比赛中荣获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他们的作品得到了评审老师一致的认可。获奖的三位同学在学术写作上可是有着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本次,复旦通识教育中心邀请他们为葛剑雄教授主编、复旦通识核心课程名师合著的新书《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撰写书评,并谈谈自己的写作体会。

下面就一起欣赏这三篇书评吧。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书评

中山大学 16级汉语言文学 

李尔清

每当谈到“怎样进行学术表达”的问题,步入大学阶段,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往往有两种明显的倾向。一种人对此“求知若渴”,仿佛这是一种万能的技术,无论是需要短期筹划的升学,还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研究,它都是通往“优秀”的不二法门。

这令人想起《史记·商君列传》记述了商鞅四次劝说秦孝公的过程,当他分别以帝道、王道、霸道、强国之术相劝,秦孝公也展示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秦最终以“术”一统天下,却因丧失帝道之公、王道之仁而迅速衰败,走向破灭。掌握技术确实可以即刻投入应用,迅速得见成效,但如果人仅仅停留在对“术”的追求上,总是治标不治本,无法可持续发展,故而容易生产出一些看似逻辑强悍,实则缺少内在关切的“学术商品”。

正如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郁喆隽在本书中提到的,“不忘写作的初心”,我想这正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因文害义”,不要放任技术来统治灵魂。目前的学术表达时常强调科学严谨,保有余地,似乎这样就不会出现文胜于质的问题,然而在一字一句小心斟酌的今天,这种近乎严苛的学术规范下,我们却很难再看到陈寅恪般的人物,将杨贵妃的贞洁问题与唐朝的民族问题相联系的那种天才的神思,《元白诗笺证稿》那样行云流水式的写作;或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对温情与敬意的提倡,在学术之前,对心术与绝大义理的强调。绝世之学与传世之学、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的争辩都可以暂放一旁,可以直观看到,我们今天的学术表达多少缺失了些可贵的、属于研究者个人与其所处时代的精气神。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侯体健在本书中提到,应当通过阅读原始文献,获得原创性的问题。的确,内容不应该为形式所掣肘,在阅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真正关心的问题,进行一些哪怕荒谬的、带有灵感的思考,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这也提醒我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时刻真诚,秉承着“不窃”的态度面对市面上令人眼花缭乱的二手文献,与前人的考据、思想成果。做学问的方法是一种工具,并非学问本身。

而另一种态度,则是很容易将表达问题理解成一种纯粹的方法论层面的探讨,甚至将其与某些功利的、类于流水线作业的“炮制”技术相联系,故而产生怠慢的情绪。然而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所说的“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似乎为我们展现了对其意义的另一种理解:语言不止是一种思维工具,它也勾勒出了思维的边界;凡我们不能说的,就是超越了这个界限。参照这种说法,当我们学习“学术表达”时,学习如何将能说的事物说清楚时,也是在提高我们认识的能力,拓宽我们世界的界限。

自孔子时中国的本土学术就在强调某种“述而不作”的传统,自由发挥式的创作并不会得到正统的鼓励。因此,数千年学者们孜孜不倦耕耘出的注疏传笺,作为无数已有的研究成果呈现在我们面前,今天的学者似乎再难做到所谓“创新”,毕竟文献综述性质的研究是有限的。侯体健教授提出了他的解决办法:新材料,即墓志、书简等一手史料的出土或者再发现;新角度,即对旧有的材料进行另一种角度的诠释,如接受文学;新方法,即随着科学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可以借鉴到研究中来,如大数据。显然“新材料”“新方法”都是概率较小且可遇不可求的,研究的稳定输出无法依赖这两种“新”,这时候“新角度”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学习学术表达,某种意义上就是在寻找新角度。

传统注疏有其明显的限度,即必须在前人框架下完成,且观点中不得有明显相悖之处,这利于还原原文之义,却不利于展示研究者之义。所谓不破不立,郑玄为毛诗作笺就进行了明显的解构,比如解释《关雎》时,他没有从字面的男女互动出发,而是采用了今人较难理解的“后妃之德”作为线索。郑玄的解构或许并不像五四之后对《诗经》的解读那样,存在着对古典有意的叛逆,而是为了重新建构属于郑氏的经学体系(这一点在《诗谱》中体现得更为全面)。

郑玄的尝试就给我们提供了启发,这种解构又重构的过程就是一种新角度。就文学研究,尤其是古代文学来说,我们基本很难将史学排斥在外,总是需要相互参照,但它毕竟不是纯然的实证史学,而是带有人类灵感与神思的主观作品。虚构性可以说是文学的基本属性之一,而它也是文学方面学术表达的重要突破口:这意味着学者拥有破与立的机会。对已有作品在自己的理解层次上进行较为系统的建构,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学术尝试。

学术表达并不是一味遵循考据的方法,更不是一种死板的还原,我们今天应该如何更客观、全面地看待某部作品,或说认识作品之“义”,是值得思考的。“义”不仅意味着作者的意图,作品一经产生,它也拥有了独立于作者的身份,与被他人接受的可能。学术表达在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同时,也拓宽了作品自身的空间。正如《论语》所提到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通识写作亦然。我们既需要抛弃对“术”急功近利的追求,又需要警惕学术表达对于思维发展的重要性与边界作用,才能将自己的思想与良好的写作相结合,将自我真正地表达出来,并且奠定与其他研究者进行有效对话的基础。


“我写故我在”

——《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书评

华东师范大学 17级中国语言文学系 

唐祺林

现代世界是一个经历启蒙祛魅(disenchantment)后的世界。自发地运用理智,走出咎由自取的受监护状态,康德(Immanuel Kant)如此启示我们启蒙精神的真意。环顾当下,所接受高等教育的性质与质量,将决定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合乎后启蒙时代文明的应有期望。从古希腊的“拜德雅”(Paideia)传统,到东方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博雅君子”作为教育目标从未过时,在当代,这一重任被交付于高校通识教育及其所应许的学术训练。而能否纯熟地进行学术表达,又成为了衡量通识教育质量的标尺。唯在独自完成一次成型的学术表达后,我们或许才有回应康德乃至整个近现代文明之冀望的勇气,笛卡尔(Descartes)坚称,“我思故我在”,而当代经验正催逼我们去承认“我写故我在”。

问题由是接踵而至:究竟什么才算是学术表达?学术表达的基础与核心何在?如何进行得当的学术表达?复旦大学适时推出的《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下称《通识写作》)一书便是对上述急迫之问的直接回应。

一.由“体”入“用”——《通识写作》的思理与编排

《通识写作》一书并不局限于对通识课程论文写作的简单指导,实来是对学术写作进行了一次由上而下,由“体”至“用”的全面透视。“体”与“用”恰能概括本书内容的两大基本向度,并分别对应了本书第一、第二部分的主题。“体”意味着对学术写作行为的基本界定,对其固有规范的澄清,引导读者接受并自觉进入当代学术表达及其所依仗的学术共同体语境的内部。“用”则是对“如何进行学术表达”这一核心问题的多层次、多角度回应。首先,学术规范被暗自分为“形式规范”与“实质规范”两类,前者包括注释、摘要、参考文献等硬性要求,后者则指学术行文所需遵守的特征——清晰、严密、周详等等。其次,在阐明规范外,本书从科类、文体等立场出发,分享并详解不同学术文章类型乃至不同科类的学术行文各自的写作经验。

诚然,对本书最主要的目标读者而言,“在今日,何谓学术表达”将是首当其冲的难题。是什么将文学创作、日常语言同学术行文严格区隔?而当代信息爆炸的现状,又将给学术写作带来何种新变?

无论社会条件如何风云变幻,学术表达的本质不会改变。俞志元老师指出,其“是一种致力于表达观点,并对观点进行清晰地、有逻辑性地论证的写作体裁”。应当与时俱进的是我们处理学术表达的态度与方式。在写作与发表周期大大缩短,检索工具日益强大的当下,学术表达也要求了作者更深厚的知识功底与文献管理水平。但最重要的是,学术表达不但是学术共同体间的活动,本身也被赋予了具有规范意识的“文体”这一含义,因而得以同其他语言活动划清界限。葛剑雄先生在本书序言开宗明义,学术表达万变不离其宗的基本要求有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与学术规范。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固然是写作的肌理与动力,但对学术规范的理解与遵循,方是对学术表达核心特质的把握。一切更为具象的技术性手段,在脱离该理解基础后皆归于无效。

在此基础上,我们谈论“如何进行学术表达”才具有实际意义。本书的“用”之层面极具针对性,每一位老师既以不同方式强调了“形式规范”与“实质规范”各当如何把握,同时也各有侧重:段怀清、熊易寒、吴建峰几位老师各自总结了文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等学科论文的常见形式与写作技巧;侯体健、仇鹿鸣、欧阳晓莉老师则分别提供了读书笔记、学术史回顾、经典作品解读等体例的写作指导;面对大数据、国际化的学术环境,陈斌斌老师特意撰文指导了英文参考文献与文后整理的相关事宜。

较之传统学术写作指导流于形式,空谈抽象原则的状况,《通识写作》一书对学术写作本身从理论到实践都做了详尽而简明形象的解析,贯穿全书的是各位学者真诚而不失紧迫的问题意识与切身领会——“我写故我在”、“具体应该如何选题”、“流行文化的严肃分析”等极为现实却少被言及的论域得到了应答。在现身说法和大量的写作实例配合下,过去令初涉高校学术界的新人不免战战兢兢的学术共同体的威压消逝了,指导形式从高高在上的垂训变为了诚恳务实的耳提面命。

二.“保卫灵魂”——学术表达及其规范的应有之义

或许,《通识写作》真正想要为之正名的,是日渐被边缘化的高等教育及其学术规范本身,这不但是一场知识界的行动,更意味着矫正整个社会文明的某些浮薄取向,从而在消费主义与享乐主义浪潮中“保卫灵魂”。百余年前,马克斯·韦伯(Max Weber)点明,现代世界中,高等教育的普及将促使愈来愈多的青年“以学术为业”。“学术”正式同“谋生”、“事业”挂钩,成为社会分工的参与者而非批评者,被组装进社会整体的物化现象中,这多少便注定了今日的困局——高等教育已然成为任何青年正式进入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即便他选择继续从业于学术圈)前的必要环节,这意味着“学术”臣服于“事业”得到了社会性的承认,乃至强制。正如利奥塔(Lyotard)在《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中揭示的,大学逐步从独立的知识机构转为直接向技术驱动的现代工商产业提供智力成本的场所,接受大学教育,或许对大多数人而言主要意味着进入某些岗位的“实习班”。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对专业素养的极端要求致使“学术”同“事业”两相切割,前者沦为象牙塔内的屠龙之技,不再能唤醒人的真理热情并激发批判力量;后者则以其庸俗实用主义的标准无情衡量着世界的全景。

自然,没有有识之士会以为应当放任世界工厂对人类的束缚,讲求博雅的“通识教育”之复兴,不但是对启蒙理想的现实化,亦是对当代社会碎片化现实的必要抵抗。接受通识教育与学术训练,并不注定或引诱生徒“以学术为业”,而旨在培育现代形势下一个整全灵魂所必备的广阔视野与思辨能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避免被专业分工撕裂乃至异化为单调的劳作机器,在诸般文化工业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动机下随波逐流。

捍卫并推行通识教育,就意味着锤炼学子突破专业枷锁独立思索并形成学术表达的意识与能力,也诚如前文,意味着接受源远流长的学术共同体形成的表达规范。然而,在个性得到充分释放,甚至上升为一定高度的政治正确的当代,对“规范”、“规则”的恪守多少有被妖魔化的嫌疑,也构成了公众对学术写作“新八股”印象的直接缘由。但学术写作既然务求材料的详实准确,论证的严密细致、结果的深刻审慎,便不可避免地走向一定程度的自我规范。思想与规则并不本然抵触,毋宁说在知识生产和文化遗产皆无比繁荣乃至膨胀的今日,未经必要规范锤炼的“意见”(doxa)恐怕未尝能作为合格的知识。

苏格拉底(Scorates)称辩证法等为“知识的助产术”,这意味着唯有通过严格思维程序检验的思想方能被认作知识并被薪火相传。学术规范及作为其具体表现的写作要求保证了知识同一般感触、个体经验的区别,维持了自别于庸俗文化的门槛,并令知识呈现出与理性思维一致的清晰结构。要言之,学术规范并非某种独立于当代知识状态的额外限制,相反,它构成了当代知识的骨架,且自身便是一种“有意义的形式”,成为文化遗产的赋形者一并流传——这份传承而今恰被凝缩在《通识写作》一书中,成为一把任君取用的锁钥。

最后,我们不禁叩问,“我写故我在”意味着什么?在这最好亦最坏的时代,去写作,即是去思考,即是去戍卫灵魂与智慧的尊严,即是在历史洪流与精神文明中镌刻下个人独特的印痕。


《通识写作——怎样进行学术表达》:

一本写作“宝书”

复旦大学 18级药学 

朱凌玄

在刚刚步入大学的时候,我身边的很多人都对写论文有着一种恐惧。有的觉得论文是高深莫测的,而自己没有能力写出有意义的内容;有的觉得论文字数太多,而自己根本达不到这样的字数要求。不管原因如何,如果不能够及时克服这种恐惧,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甚至影响一个人的学术生涯。

幸运的是,我们有很多机会来克服对论文写作的恐惧。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识写作就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通识写作,我们不仅能够掌握论文的基本框架,学习论文写作和学术表达的技巧,更能够借此窥见学术研究的思路,为将来的学术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遗憾的是,在许多高校,通识写作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而在书店也很少看到指导通识写作的书籍上架。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复旦大学通识中心组织编写了《通识写作》一书,从论文写作的多个重要方面入手,介绍了各个环节的要点和方法,为大家掌握通识写作乃至学术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不枯燥。我看过的很多指导写作的书籍有一个通病,就是枯燥。讲了很多,都是玄之又玄的理论,不但让读者看着云里雾里,而且很快就失去了深入阅读和理解的兴趣。因为这样的原因,我几乎从来没有读完一本写作指导类的书籍。而《通识写作》这本书不同。这本书的内容有不少来自复旦大学《通识》系列讲座的讲稿。我有幸在现场听过其中好几期讲座,反响都非常好,也很有收获。要知道,作为讲稿的撰写人,在写稿的时候,必然会考虑到如何吸引在场的听众、如何让他们在短短几个小时内领会自己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讲稿较一般的文章也更生动些。

就以王鸿飞老师的讲稿为例吧。虽然王老师的讲稿提及了好多历史人物和典故,但是他都用通俗的语言,对这些典故作了自己的阐释。请允许我摘取其中的一小段:“宋玉说:我才不好色,我家隔壁那么漂亮的美若天仙的女生天天追我,我都不理他,我怎么好色?而登徒子老婆那么丑,他还跟她生了五个孩子,他才是好色,他什么都要。”这样解释一个典故,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趣味性足,让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思。借助“登徒子好色”的典故,王老师生动地向我们阐释了论文写作要有“品位”的道理。

《通识写作》一书不仅可读性好,而且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书中收录的每一篇文章,都是老师们根据多年学术研究和学术写作经历,总结出来的经验。而且老师们都非常用心,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关注到了许多比较典型的问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引起我们学生的共鸣。

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时郁喆隽老师的关于如何学习的讨论。到了大学,学校和老师都更加鼓励我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知识。也正是在一些粗浅的探索之后,我发现人类现有知识的总量是如此的巨大。在浩如烟海的书本、文献面前,我感到有些无从下手。郁老师显然也关注到了许多同学类似的困惑。因此他特地在他的文章中,提了提关于如何学习的内容。他讲述的方式也很生动。他把一门课程的知识脉络,比作一张“藏宝图”,并告诉我们学习就是为了得到和掌握这张“藏宝图”。


     

我个人认为这个比喻再恰当不过。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渠道获取知识。就像过去的海盗不能将巨额的财宝随身携带,今天的我们也很难完全掌握一门学科的所有知识。海盗们为了日后还能找到自己的财宝,往往会用一张藏宝图标出宝藏的位置;同理,我们在学习一门课程时,首先应当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框架和脉络,这样以后如果有需要,我们也能很快地获取所需的知识。这也是我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总结得到的经验。我想,要是早一点看到这一段话,我或许能少走不少弯路。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这10位老师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和领域。他们每个人的分享,不仅包含了论文写作的一些共性的内容,也让我们得以窥见不同专业、不同领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这可以说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意外收获了。

读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觉得,我一直在夸这本书,未免有失公正。我在这里就要讲一讲这本书美中不足的地方了。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缺陷就是文章与文章之间缺乏联系。书中收录的文章,大多涉及学术写作的多个方面(也有例外,如陈斌斌老师的文章)。这本是件好事。但是对于总结能力不强的读者来说,可能在读完一整本书后,思路会更加混乱,还可能进而觉得通识写作是件困难的事,加重心理负担。我个人认为不该简单地将这些讲稿分类汇编,而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提炼这10篇文章的观点并进行汇编,帮助读者画出论文写作方法的“藏宝图”。原文则可以附在书后,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学习。

不过,瑕不掩瑜,总的来讲,这本书是指导通识写作的一本“宝书”。书并不厚,总共就只有两百多页,但是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个人很喜欢这本书,尤其想把它推荐给刚进入大学的同学们。这本书会给他们的论文写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2019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